咨询热线:400-123-4567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NEWS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BD体育李志青:提升绿色金融产品市场契合度金融机构仍需下功夫

发布时间: 2024-12-17 次浏览

  BD体育金融科技专家李志青表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迅速,但面临部分标准欠缺、产品创新可持续性有待加强等问题。

  03李志青认为BD体育,粤港澳大湾区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具有优势,应着眼于自身产业特点和发展。

  04为此,他建议金融机构与企业相互借鉴,形成绿色金融的制度性规范和保障。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自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五篇大文章”以来,绿色金融作为其中一篇大文章,正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围绕绿色金融,近日,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教授接受南都·湾财社“湾区金融一线·大咖谈”栏目专访。他表示,我国绿色金融体量大,转型金融和生物多样性金融等新板块活力显现,但我国绿色金融同时也面临着部分标准欠缺、产品创新可持续性有待加强、“漂绿”监管仍需强化等问题。李志青特别提到,在推出契合市场需求的绿色金融产品方面,金融机构仍需下功夫。

  南都:今年4月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主要目标。据您观察,我国绿色金融市场现状如何,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

  李志青:绿色金融现状方面,我国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全面开花。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我国绿色信贷余额达到35.75万亿元,占整个信贷余额的14%。根据我们的统计,其他板块的比例也接近这个数字。

  同时,我国绿色金融相关标准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基础上,人民银行等部门统一了绿色信贷的统计口径。此外,2022年底,原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的通知》,绿色保险统计也有了统一的标准。

  除了标准体系建设,在信息披露上,我国金融机构近两年在ESG信息披露上也有所进步。

  此外,我国绿色金融政策体系越来越完善,尤其是在绿色金融激励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以及与国外的合作对接方面,不断有相关政策出炉。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也呈现出一些亮点BD体育,一方面是刚刚所讲的,我国绿色金融体量大,另一方面就是转型金融和生物多样性金融等新的绿色金融板块展现出活力。其中,在转型金融方面,今年4月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特别提到,鼓励金融机构利用绿色金融标准或转型金融标准,加大对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的信贷支持力度。而生物多样性金融方面,主要是指用金融的方式去支持国家公园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这些都是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比较创新的亮点。

  南都: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是什么关系?二者发力点有何不同?我国转型金融目前发展到什么阶段了?

  李志青:从国际社会来看,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是一个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在我国,自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绿色金融”等五篇大文章以来,与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相关的金融都被归为绿色金融。

  二者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绿色金融包含的是绿色低碳产业、零碳净碳产业,以及高碳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而转型金融仅仅针对高碳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这部分。另一方面,二者的工具也不太一样,特别是转型金融,有很多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债券、基金等产品,即将贷款利率等与借款人减污降碳、单位能耗、ESG评级等可持续发展绩效指标完成情况挂钩。这是绿色金融里面所没有的。

  目前BD体育,我国各地纷纷推出转型金融的地方标准,但是在全国层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各银行也做了一些试点和探索。整体上,我国转型金融仍处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阶段。

  南都: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产品创新、监管和激励等方面,您觉得目前我国还存在哪些问题亟待完善和优化?

  李志青: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我国绿色金融相关标准主要是基于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而制定的,针对的是比较狭义的绿色低碳领域,比如清洁能源、电动汽车、电池等。至于传统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这一块,顶层设计虽然有了,但具体标准仍然欠缺。

  产品创新方面,虽然有创新,但创新的可持续性仍有待加强。也是说产品创新之后,如何提高这个产品的生命力、竞争力和活力,把产品外部环境的收益内部化,我们仍然有漫长的路要走。

  在监管方面,主要是防范绿色金融风险里面“漂绿”问题。未来需要进一步与数字化手段相结合,以实现全过程监管。同时要强化市场激励,目前主要是通过考核的方式进行奖励,未来还要跟市场的激励相结合才行。

  南都:金融机构在支持绿色金融发展中应该如何练好“内功”,以更好地支持企业低碳转型?

  李志青:绿色金融的发展,供给是重点。目前来看,需求已经摆在那里。但是很多的需求,某种程度上并不符合传统金融机构的标准和要求,比如,能否赚钱,经营风险是否足够低。

  所以,对金融机构来说,除了自身要做到绿色,在管理和治理体制上严格按照ESG的要求来开展,还要推出契合市场发展需要的绿色金融产品。要把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科技金融、数字金融等融合起来,尽最大可能帮助企业降低绿色低碳转型的资金成本和融资成本。这要求金融机构在能力、人才和机制建立等方面下很大功夫。

  南都: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不断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您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有哪些优势?未来应该如何发力?

  李志青: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绿色金融的基础比较好。一方面,广州是全国首批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另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有香港和澳门两大国际大都市,且产业腹地广阔,包括东莞等城市制造业产业链完备、工业应用场景丰富。所以,大湾区在绿色金融的很多领域,包括绿色金融信息化建设、碳市场的探索等方面走得比较早。

  未来,粤港澳大湾区要着眼于自身的产业特点和禀赋,比如在一些传统产业占比较高的城市,要利用转型金融的产品和服务助力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

  同时,要更好地吸收国际上的经验和做法,来做好ESG信息的披露和管理,包括碳核算、碳减排、碳足迹等,更好地发挥国际贸易桥头堡的作用和功能。

  广州正在开展绿色金融的立法,《广州市绿色金融条例》已经完成意见征集。上海在绿色金融立法上面走得相对较早,2022年7月1日,《上海市浦东新区绿色金融发展若干规定》正式实施。城市之间可以相互借鉴,探讨如何形成绿色金融的制度性规范和保障,让金融机构和企业有法可依。

 
半岛·体育(BD SPORTS)官方网站

扫一扫关注我们

热线电话:400-123-4567  公司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Copyright © 2012-2018 半岛·体育(BD SPORTS)官方网站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201707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