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123-4567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NEWS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BD官网碳金融创新提速正当时

发布时间: 2024-02-25 次浏览

  BD半岛在受访的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日益凸显,碳金融正成为金融领域的一个新发展方向。

  随着8家券商获取碳市场入场券以及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CCER)正式重启,业内普遍认为,2024年将是碳金融创新提速发展的一年。

  当前,碳市场流动性不足、履约驱动现象明显BD官网,与纳入交易的行业及碳市场参与主体偏少、缺乏金融衍生品密不可分。尤其是碳期权、碳期货等衍生品交易较为缺乏,不利于碳市场的进一步活跃以及价格发现。

  在受访的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日益凸显,碳金融正成为金融领域的一个新发展方向。通过资金配置和投资,碳金融将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

  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明显,各国政府纷纷提出减排目标和低碳发展策略,碳金融作为一种创新型金融机制应运而生。碳金融包括碳排放权交易、绿色债券、绿色投资等多个品种,具有市场性、政策性和可持续性特点。

  “自地方碳排放交易试点启动以来,碳金融产品和服务逐渐发展,从基础的代买代卖到较为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交易,逐步形成了丰富的产品体系。”国网能源研究院财审所研究员刘粮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功能属性看,我国碳金融产品已覆盖证监会的三大分类,即融资类、交易类和支持类。从工具类型看,碳金融产品涵盖信贷、债券、期货、股指基金等多元化产品体系。

  如今,碳金融品种不断创新。例如,上海农商行落地CCER质押授信业务、青岛银行莱芜分行发放了全国首笔碳排放贷款……

  在刘粮看来,目前,碳金融产品虽然类型多、覆盖广,但多数都是首创性的碳金融产品,规模不大,且碳资产抵押融资贷款是最活跃的一款碳金融产品。无论是企业,还是金融机构,均会以其为核心进行创新发展。这种以满足融资为目的金融工具由于风险较小、信用可控、模式成熟,更容易被市场率先尝试、普遍接受。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环境金融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BD官网,丰富的碳金融产品有助于满足市场主体在风险偏好、套期保值等方面的需求,更加充分发掘碳配额及碳信用的价值属性,释放潜在需求。换言之,交易的层次将比先前更为丰富,并由此提升市场活跃度。

  碳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全国碳交易市场仍主要被视为减排市场,其金融属性及相应政策体系仍有待完善。此外,市场参与主体还不够广泛,市场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

  “首先,碳金融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流动性限制。”刘粮对记者直言,碳金融产品的流动性问题主要是由市场不够成熟引起。提高流动性需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扩大参与主体,同时增强市场深度和广度。其次,碳资产参与方的积极性不高。碳资产所有方,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对碳市场缺乏认识、误认为碳价波动对生产经营影响不大,由此出现碳资产管理能力不足等诸多因素,造成参与碳市场和碳金融产品交易的主动性和意愿不足。再次,金融机构在碳金融产品风险管理和碳金融产品创新上能力不足,直接制约了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

  此外,业内人士普遍认为,CCER重启对碳市场流动性是积极补充,有助于完善碳市场机制。但其对碳金融产品的影响还需要看市场响应和制度支持,制度的匹配和市场的扩容是关键。碳交易产品丰富,才能更好地刺激碳金融的发展。

  当前,我国丰富的现货市场并没有匹配有效的衍生品市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以及风险偏好处于不断发展阶段。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我国推进碳交易市场和相关金融创新时,更注重风险控制和稳定发展。“这种做法反映了国内金融体系对风险的敏感性和对稳定发展的需求。因此,中国的碳金融市场发展策略更侧重于在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和金融市场之间建立稳健的联系,确保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同时控制金融风险。”刘粮表示。

  记者采访了解到,证监会已给碳金融产品进行分类,而对于碳金融的未来定位,目前尚未有总体框架。业内人士普遍建议,应在国家层面开展顶层设计,明确是将碳金融作为辅助碳市场减排的工具,还是作为具有独立金融属性的市场。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形成一个有利的政策环境、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可靠的服务体系。

  “碳金融市场连接着碳与金融两大领域BD官网,其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刘粮对记者表示,金融市场的成熟度、资本市场的稳定性、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以及整体金融风险状况等均对碳金融市场的发展产生影响。同时,碳市场的成熟度、覆盖率、规范性和碳价的合理性等也制约着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因此,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实现碳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在我看来,碳资产与石油、煤炭等颇为相似,兼具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碳金融作为一个新兴领域,为金融市场带来新挑战。若碳交易日趋成熟,各行业及主体对其运作有了深入理解,碳金融无疑将随之发展壮大。”

  刘粮还表示,中国目前正努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碳金融的发展应当与这些长远目标相衔接。政策目标需要明确,以便为市场提供清晰的发展方向。同时,应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形成统一的政策框架和监管体系。此外,要明确碳资产的双重属性,这有助于市场参与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风险。应通过政策和市场机制设计,强化碳资产的金融属性,同时保证其减排功能的有效性。

  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能源与气候变化中心主任陈明扬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在全国碳市场酝酿和建设阶段,就有不少专家提出碳期货、碳期权等金融产品。但碳市场衍生金融发展的重要前提是碳市场的发展和成熟,仓促引入碳金融可能对碳市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定位造成冲击,要加强对此类问题的研究论证和试点,以便适时引入。现阶段,一些全国碳市场纳管企业,已在开展碳资产抵等碳金融创新。未来,随着全国碳市场发展壮大,碳期货、碳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有望逐步引入,进一步完善碳市场机制。

 
半岛·体育(BD SPORTS)官方网站

扫一扫关注我们

热线电话:400-123-4567  公司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Copyright © 2012-2018 半岛·体育(BD SPORTS)官方网站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2017070号-6